【城市推介】红军路的由来 信息
鸡西的路有很多条,然而给我打下深刻烙印的当属红军路了,可是我们生活在鸡西的市民有很多还不晓得红军路的由来,那就让小夫介绍一下吧!
到公元2017年,鸡西市已经建市六十周年了,此时人们在回忆着鸡西的往事,而我却对鸡西的路有着浓厚的兴趣,我特别对老红军路情有独钟,让人回味无穷。
说道红军路就不得不介绍一下鸡西的历史了。早在原始社会,鸡西就有人居住,现在已经查明恒山区柳毛乡小四平山原始社会人类遗迹、柳毛石墨矿原始墓地、小城山古城等十多处古代遗址和遗迹,二十年代初期,清朝政府曾在这里开垦荒地、建立小煤窑,从此鸡西的人口才多起来,可是并不繁华。直道一九四五年日寇投降后,鸡西也只有三条路,还高低不平,到处充满着垃圾和污垢。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那时的人民饱尝了清朝统治者和日本侵略者的蹂躏,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根本不可能修路。从日寇投降到建国初期,鸡西人民担负着支援解放全中国和抗美援朝战争的生产任务,所以也顾不得修路。直到一九五六年鸡西县政府才拨款和集资,修筑了鸡西第一条柏油路。这条路就是现在的红军路。
红军路在解放前叫鸡宁路。一九四六年,鸡西人民在这条路上欢送苏联红军归国,为了纪念这件事,人们才把他改名叫红军路。
我家于1980年由西麻山搬迁到杏花煤矿后离鸡西近了,来鸡西也方便多了,我就经常到鸡西这座煤城,当然来红军路的次数是最多的。近40多个春秋已悄然过去,记忆中的红军路有些模糊了,然而还是有一些一直定格在我的脑海里的。当时红军路的两侧楼房没有现在这样的多,也没有现在这样的繁华,我记得当年这条路有新华书店、农机商店、副食品商店、妇女儿童用品商店和三百商店等商业网点。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还是红军路的新华书店。
我因家中生活窘迫于1980年在刚刚考入高中半学期后就恋恋不舍地离开了麻山煤矿中学,成为了一名社会青年,可我没有放弃对文化知识的渴求,边工作边学习,为此,就经常跑鸡西,来红军路的新华书店购买文化课复习资料和新闻写作书籍,工作之余就废寝忘食、如饥似渴地学习,苍天有眼,有付出就会有收获,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小有成就。每当回想起来我还真要感谢红军路的新华书店,是她给予了我文化知识的积累和积淀,才有了我的今天。后来在这个新华书店的原址上又建了一个新华书店,遗憾的是我再也找不到当初的感觉了。
鸡西收藏家韩照源老先生和我因为收藏的爱好结缘并成为多年的好朋友,也是好文友,在2017年6月25日鸡西市政协学习和文史委、市文联举办的北渔作品研讨会暨《永远的怀念》发行式上我再次邂逅了韩老先生,他和我说为了纪念鸡西市建市60周年,已着手编写一本关于红军路的书,当时我对他肃然起敬,我多年了解他为了鸡西地域文化做了很大贡献,他让我回忆一下红军路的历史和找找尘封多年的老照片,并诚邀我写点红军路的记忆文章要收录此书中,我欣然允诺了,回到家后,我一点一点地打开了记忆的闸门,写出了点点的文字,可我总感觉缺了点什么。对了,文章图文并茂是丰富的,也会更多地吸引读者的眼球,为此,在6月27日的下午,我拿着心爱的相机来到了现在的红军路定格了当今红军路的景观,边拍摄边回忆当年的红军路。正在拍照中一位在福寿堂门口停车位工作的老同志好奇地问我拍照片干什么,我说为了纪念鸡西市建市60周年,我说你知道这条路为啥叫红军路吗?他说不知道,我就告诉他红军路名称的由来。我问他你对红军路有感情吗?他说当然有很深的感情了,于是,他向我娓娓道来,他叫胡志强,1961年出生住在红军路的家中,是在这土生土长的人,见证了红军路的发展和变迁,他看我对红军路历史发展很感兴趣,就如数家珍地一一向我进行了介绍,他一边用手指着一边向我说着现在的百货大楼地址是原来的二百,现在的同仁堂大药房地址是原来的回民商店,现在的福寿堂大药房地址是原来的红食商店,百货大楼的对面地址原来是三百等等……。看得出来他对红军路是有着深厚感情的,他说现在的家还住在红军路的附近,我不禁想到了鸡西人爱鸡西的这句话。
半个多世纪瞬间过去,红军路已到花甲之年了,她见证了鸡西市的发展变迁。如今的红军路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商新玛特、百货大楼和同仁堂大药房等商业网点一座座、星罗棋布,繁华街路的两旁楼房林立,人们来来往往地穿梭在新修的步行街上憧憬着未来美好的生活,真是换了人间。
(作者 王夫)
权 责 声 明
鸡西新闻网是鸡西地区唯一具有官方发布资质的权威网络媒体,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23120190004号。本网站文字、视频、图片来源均为鸡西融媒体中心旗下所属媒体的所有作品,本网合法拥有版权及有权使用。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法律责任。
鸡西市融媒体中心
关键词: